為什麽我總是含著眼淚仰望Elon Musk?

Elon Musk,大家喜歡用鋼鐵俠,科技宅來形容,亦或造火箭的,造電動車的。在我看來,他不是。他也沒有在財富自由後去非洲修廁所,沒有去貧困山區修小學,也沒有時間復利指數增長穿越牛熊賺錢賺錢再賺錢,更沒有把電子快銷品搞成奢侈品滿足投資人,更沒有去搞生物醫學以求活到150歲。他只是創建了這壹堆看似毫不相關的公司:特斯拉SpaceXThe Boring CompanySolarCityStarlinkNeuralink,然後輪番出現在科技版、金融版和娛樂版的頭條。但妳有沒有想過,他為什麽要做這些公司,這背後的邏輯是?是心血來潮、膽大任性還是有他真正含著眼淚堅持的?

在我看來,人類,我們這個物種應該出現壹個新的宗教、壹個新的神:Elon Musk神,是他重新定義並努力延續人類這個物種。

elon musk

在最近的Model Y 發布上他說:I think we actually could drive a Tesla on Mars.    移民火星,只是大家看到的聽到的,但Musk 為什麽要讓人類移民火星,移民火星是壹句口號和想法嗎?有實施路徑嗎?這是終極目標嗎?下面,我將嘗試還原 Musk的堅持。

其實,Elon Musk成立的所有公司,都指向了壹個終極的命題:延續整個人類物種的生命。 不管是“成為多星球物種”也好,還是“殖民火星”也好,都是為了人類這個物種最基本的權利而設置的目標,這個權利就是兩個字:生存

影響人類未來的兩大因素威脅壹個種族生存的主要原因無非就是兩方面:內部的和外部的。 內部原因來說,Elon Musk認為,未來能夠統治人類的“超級人工智能”是壹個最重大的威脅因素。 而外部原因來說,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我們生存的環境:也就是地球不再適宜人類居住了,不管是氣候突然變化,還是小行星撞擊地球,或者大範圍流行病的蔓延,甚至磁場兩極顛倒之類的。總之,地球是有可能突然不適宜人類生存的。 而Elon Musk成立的所有這些公司,都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的。

納西姆·塔勒布的那本《黑天鵝》,裏面有壹個概念叫“可選擇權”,optionality。這個理論的核心思想其實是建立在“數學期望”上的。這是壹個很重要的數學概念,其實並不復雜——比如現在我們玩壹個擲硬幣的遊戲,硬幣落地是正面我就給妳10塊錢,落到背面就什麽都不算。那麽妳肯定要和我玩這個遊戲,因為妳每次玩這個遊戲預計的收益,也就是數學上的期望,就是10×50%=5塊錢。 所以數學期望最簡單的理解版本就是: 壹件事發生的概率x這件事造成的收益和損失= 結果,實際上我們在生活中經常使用數學期望做決策 ——比如為什麽我們會買大病醫療保險或者是人身意外保險?因為這些事壹旦發生,就會造成巨大的影響,而雖然它發生的概率低,但是這兩個因素壹相乘,造成的“數學期望”上的損失也是很大的。 那麽現在我可以問妳壹個簡單的數學問題:無窮大這個數,乘以壹萬分之壹、壹百萬分之壹、壹億分之壹,甚至壹千億分之壹,結果是多少呢?妳自然知道答案還是無窮大。

黑天鵝

所以,可以這麽理解Elon Musk的行為 ——壹旦剛才我們說的那些極端事件發生,導致人類物種滅絕,那麽它帶來的損失就是無窮大的。畢竟連整個種族都沒了,應該是可能發生的最壞的事了。那麽,這個無窮大的損失,乘上不管再低的概率,我們獲得的東西還是負無窮大。 所以,如果有壹個神來問妳說,這樣,只要妳拿出妳整個資產的壹千分之壹,就能買個保險然後完全避免自己徹底死掉、種族完全滅絕的後果,妳願不願意呢? 結果,全世界70億人類共同體,壹個擁有280 萬億美元財產的種族,根本不願意花壹點點錢做這樣的事。於是Elon Musk站出來說:妳們都不做,那麽我來做好了。 到現在,不管是SpaceX還是特斯拉還是所有這些公司加起來,燒掉的錢遠遠還沒有2800億美元,連千分之壹還沒到。 這就是Elon Musk真正在幹的事——為人類這個物種的延續而傾盡所有。

 

咱們先來講內部因素,再來講外部因素。

如何解決內部因素問題?

不管紮克伯格或是業界各種專家對Musk 各種“人工智能威脅論”發表過怎樣的觀點和看法,如果妳明白他其實是在給人類買保險的話,就不會在意這種事發生的概率有多低了 ——正因為概率低但是破壞性大我們才要買保險啊,不然大家這是在幹什麽呢。 而Musk建立Neuralink公司的原因:

1.語言和文字的重大功能是傳遞和保存知識,這幾乎是我們人類生存下來並且發展得如此成功的最重要的原因;

2.然而語言文字作為壹種工具,有其工具意義上的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具體表現就是速度慢、精度低;

3.以前這種低效率還不是太大的問題,但是隨著比特世界的迅猛發展,人類傳遞知識效率低這件事越來越成為壹個問題;

4.假設有壹種新生物,在它們那個世界裏的所謂的“語言和文字”積累知識的效率比我們要高上幾千幾萬倍,那麽它們會不會在短時間內迅速趕上我們過去幾十萬年文明的發展,甚至超越我們呢?

5.最後,不管我們願不願意承認,人類已經和機器結合得越來越緊密了。

 

這整套邏輯下來,其實就可以簡化成壹句話: 雖然我們並不知道統治人類的、有自主意識的強人工智能有多大概率出現,但是壹旦出現了,以它們累積知識和演化的速度,人類是絕對比不過的,真打起來我們壹點勝算都沒有。 那麽我們應該怎麽辦呢?

Elon Musk的答案就是:打不過它們,我們就成為它們。人如果和機器成為壹體,就不存在這種對抗問題了。 所以妳看Neuralink成立的時候是怎麽說的——短期內的目標是提高人類福祉,比如通過腦機接口的技術幫助帕金森或者癲癇病人克服疾病,而長期的目標就是,依靠這種給大腦裏植入芯片的方式,將人類與機器合為壹體,將原子世界和比特世界徹底融合。這才是解決問題的唯壹方法。 而且,這種做法還有壹個人們很少談到的好處 ——想壹想,人類要在火星上生存,想要適應新的環境,必然得對火星進行改造。但是,我們目前甚至未來若幹年能抵達的星球,每個環境都非常不壹樣,能改造火星,不代表能改造木星、水星、海王星、各種妳沒聽說過的星……怎麽辦?人類還怎麽適應太空生活和各種星球的環境? 那麽答案也很簡單了,改造自身。 如果有壹天我們已經不再是如今的血肉之軀, 成為了不知道什麽形態的,比現在高級無數倍的賽博機器人之後,人類這個種族就真正延續下來了——雖然妳可能覺得,“人類”這兩個字的定義也不同了——不過這也沒關系,因為那時候語言這個東西早就沒了,更別說文字和定義了。

那什麽又是外部因素?是不是天方夜譚呢?

通過人類已知的知識可以總結歸納為每隔1500萬年,地球上的物種就會幾乎推翻重來壹次, 那應對地球物種重來這個終極系統性風險的發生,那為什麽要去火星?當然是應對“地球不再適宜人類居住”這個外部問題的實際解決方案。以人類目前的技術水平,火星是最合適的殖民星球了,舉壹些明顯的例子:

火星有大氣層,雖然密度只有地球不到 1%,但豐富的二氧化碳對於制造燃料,讓植物進行光合作用都很重要;妳還記得《火星救援》那個電影裏馬特·達蒙種的土豆麽? 火星上是有水資源的,這對人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火星的晝夜交替和地球非常相似,壹天在 24小時39分鐘左右,使得人類在作息方面很容易適應;而像月球這樣的星球,壹天差不多等於壹個月,現今的人類很難適應。 火星的溫度在-143℃~30℃左右,和地球也接近得多。人類容易生存。 火星離小行星帶很近,可以更方便地從小行星中獲取像金屬、水這樣的資源。從火星出發進行外太陽系開發更為方便。

能源是所有物種文明的起源,這就不再贅述,不理解能源能量文明文化區別的同學自行補習。

而今天人類的能源來說,最主要的還是電,而從發電結構來說,美國60%以上的電力來自天然氣和煤炭,而中國超過60%都是煤, 而到了缺乏氧氣的火星,還怎麽燒煤或者燒天然氣呢?腦子靈活的同學會說核能,而核裂變需要水,然而在大氣壓只有地球不到1%的火星, 任何液態水解凍之後,幾乎都會立刻沸騰蒸發,目前技術是不可能的。所以,以目前的能源科技唯壹可以實現的就是太陽能,這就是為什麽Musk 創造了SolarCity。

那為什麽Musk 創造SpaceX?

spacex

火箭是我們把人運送到火星上的必備的交通工具。那SpaceX 和NASA的火箭主要區別在哪裏呢?SpaceX 的火箭可回收和載人龍飛船的反推著陸。

為什麽要搞火箭可回收呢?火箭技術之所以之前被國家力量所壟斷就是因為國家才可以不計成本的支撐研發和推進項目,但這僅限於極小眾的科研。而壹旦要實現大規模的人類遷移火星就壹定要“走量”,而這個“走量”就是可回收火箭的關鍵。

另外,火星上空氣稀薄,所以用壹般的降落傘技術著陸是不行的,必須是SpaceX 現在搞的用發動機反推技術才管用,這麽講妳就可以理解為什麽Musk 打死都要幹NASA鄙視的反推著陸了。

那Musk 為什麽要做The Boring Company?

the boring tunnel

到了火星以後,大家要怎麽交通呢?火星沒有氧氣,但是可開發的區域可是足夠的。還記得The Boring Company這家公司的核心技術是什麽麽?在地下挖隧道、把管道抽成真空減少摩擦力等等,火星上直接就基本真空了,而且地底下隨便挖啊,這不是正好麽。好,現在更加清楚的知道Elon Musk為什麽需要在洛杉磯和舊金山之間挖個隧道搞Hyperloop了。

那Musk 為什麽需要Starlink?

starlink

現在,人送到了、能源解決了,吃喝算是有著落了、交通基本沒問題了,還有什麽基本生存條件沒搞定的麽?哦對,Wi-Fi還沒有呢。不對,應該說得學術壹點,叫通訊。那麽我們壹起來看壹則新聞:

據新華社報道,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在2018年2月22日發射其衛星互聯網項目首批測試衛星,開始搭建由約1.2萬顆衛星組成的太空“星鏈”。2015年1月,馬斯克宣布了SpaceX的衛星互聯網服務計劃。SpaceX計劃將約1.2萬顆通信衛星發射到軌道,並從2020年開始工作。這壹項目被命名為“星鏈”(Starlink),如果壹切順利,該項目可以在全球範圍內提供低成本的互聯網連接服務。

SpaceX預計2025年最終完成12000顆衛星的部署,為地球上的用戶提供至少1Gb/秒的寬帶服務和最高可達23Gb/秒的超高速寬帶網絡。據馬斯克透露,推出衛星互聯網服務需要投入約100億美元資金。這跟我們爭論的5G,6G就是兩個維度的事了。

關於這個新聞,我覺得要知道這麽幾個重點: 第壹,12000顆衛星是什麽概念呢?

從人類誕生到現在,我們壹共向太空發射的衛星總數也就是4000多顆,想想SpaceX這12000顆是什麽概念。第二,往天上發衛星直接顛覆全球通訊業這件事,第壹個想到的當然並不是Elon Musk。遠的不說,商業史上有個著名的大型失敗案例就是摩托羅拉的“銥星計劃”。然而,馬斯克也並不是第壹個造電動車和火箭的,他的創新能力和執行力,有理由讓我們認為“星鏈計劃”是有更高的成功可能性的。第三,馬斯克做的壹向不是慈善事業。對於商業公司來講,賺錢活下去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對於Elon Musk這些如此耗錢的公司更是這樣。要知道,地球上的通信行業永遠是最賺錢的行業之壹,想想多年屹立不倒的AT&T和中國移動就行了——據《華爾街日報》報道,預計到2025年,SpaceX的星鏈服務用戶將超4000萬,當年收入可達300億美元,而現在SpaceX壹年收入也就是幾十億美元。

最後,星鏈計劃真正是做什麽的?想想人們到了火星以後,如果沒法每天發朋友圈或者刷抖音的話,生活有多麽無聊——換句話說,不管是和地球的通訊鏈接還是火星內部的通訊鏈接,都需要行星級別的通訊技術,尤其壹開始,很難在火星上建造巨大的通信基站或者光纖網絡平臺,那麽依靠衛星來通信就非常必要了。好,妳現在知道Elon Musk為什麽需要搞這個Starlink的項目了。

到此,Elon Musk的布局逐步清晰:

SpaceX是Musk賣掉PayPal之後成立的第壹家公司,那個時候他已經下定決心要避免人類這個物種在地球上滅絕就壹定要把人類送到火星上,就要從火箭造起,然後壹步壹步地造更大和性價比更高的火箭,最終把火星船票的價格降到50萬美元。

移民外星球,能源是個基礎得不能再基礎的問題了。為此,Musk投資並且執掌了壹個電動車公司,並且想明白,想要讓更多人接受電動車,就要從造壹輛很貴的跑車開始,壹步壹步地把價格再降下來,從而讓更多人能負擔得起。而且,特斯拉雖然看起來是壹家電動車公司,但早在十幾年前的公司網站上,公司就寫到了自己的使命是“提供可持續能源的解決方案”。

為了更好地實現這壹點,Musk還鼓動自己的兄弟成立了專門研發太陽能供電系統的公司SolarCity,在商業上,Musk也是奇才。我們都知道SolarCity是在妳家屋頂建個太陽能板,電能存儲在妳家墻上的電池墻裏,然後妳按月繳費給SolarCity,這裏面其實是壹個融資租賃的財務安排,問題是這麽多家庭的壹次性太陽能設備誰掏錢呢?答案是SpaceX 。SpaceX 發射火箭收了大量發射火箭預付款。所以呢,就由SolarCity發債,SpaceX 出錢買。而SolarCity和特斯拉以及SpaceX三家公司的技術不但能互通並且互相借鑒。當然,後面迫於資本市場的壓力,特斯拉幹脆直接把SolarCity收購 了,自己直接變為壹家可持續能源公司。  為了在地球上,以及未來不知道哪個星球上建造更高效的運輸系統,Musk和SpaceX 的工程師壹起設計出了Hyperloop這個技術方案,並且完全開源給了整個世界。後來他自己也依據這套技術方案成立了自己的運輸公司The Boring Company,以後在外星球上通行算是有著落了。

講到這裏,我不知道妳會不會睡著,或者認為這就是天方夜譚,我只知道,如果妳幾百萬年前問壹只猴子智能手機是什麽,它可能也完全無法理解。 也許有壹天這樣的情景真的會到來,也許人類歷史後來並不如Elon Musk這般設想而發展。 但毫無疑問,Musk 傾盡壹生所做的事,和我們每個人、和我們這個物種的未來,都前所未有地息息相關。

 

推薦您閱讀:

Libra 是货币,是货币基金,还是SDR?

2019-07-24 15:17:14

Libra,壹個有著Facebook 光環,23.8億月活用戶超過任何壹個國家人口的“為世界而生”的“壹種建立在安全網絡上的全球化穩定加密貨幣”橫空出世。與大多數加密貨幣不同 ,天秤座完全由實物資產儲備支持。 壹籃子銀行存款和短期政府證券將在Libra Reserve建立對其內在價值的信任。
Levin
作者:Levin
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並認真探索。